社工筆記-巴克萊報告書、新公共管理、臺灣社會工作發展

近代英國社會工作專業發展歷史中,1982 年的那一份報告主張社會工作應朝向「社區社會工作」 (community social work)的方向發展,讓社會工作實務出現社區化、市場化發展? 
(A)貝弗里奇報告書 (B)巴克萊報告書 (C)韋伯報告書 (D)普勞頓報告書 

爲回應社會工作所面臨的危機1980年政府指派了以巴克萊爲首的工作小組進行調査。 ... 巴克萊報告認爲,社工員需要去發展非正式照顧者 包括自助團體)、法定服務和志願性機構間的合作,這種合作的本質即是社區工作,這同時也意味著較大服務的去集中化, ... 因而,希柏代表著社會工作報告書所燃起的希望是短暫的,對社會工作而言,社會服務的擴展和配合,使得社會工作的服務仍然無法避免選擇性的服務。


資料來源:社區發展季刊 第 77-80 期 - 第 146 頁


-


社會工作者已服務了個案三年,被委託單位質疑其服務目標的達成度、效率與成本效益等問題。 這屬於「全球化」對社會工作專業化的何項影響? 
(A)掌握知識的不確定性 (B)本土價值與殖民價值的衝突 (C)專業關係建立與新公共管理主義的衝突 (D)風險社會的管控機制 

新公共管理理論強調結果而不關注過程,把公共服務委托給企業和社會組織去承擔,因此在考察官員的責任時就會只局限于其 ... 效率優先——公共利益本位市場化改革及其管理主義傾向,為了實現提升公共服務供給的效率目的,都提倡把競爭機制引入


資料來源:

公共經濟管理研究2008 

黃恒學編著


-


臺灣社會工作發展

 1917 年出版的社會診斷(Social Diagnosis)

丙奇孟( R / z 1917 )在寫《社會診斷》( Socia / Diagnoys )一書時,所探取的架構其實較像是「評估」(assessment)。然而,受到醫療概念的影響


資料來源:當代社會工作: 理論與方法

 - 第 141 頁

-


莫勒斯與西佛(Morales & Sheafor, 1998)認為,對人提供照顧(Caring)、治療、改變社會

是社工的工作目的


學者 Healy, K.(2005)提出三項觀點說明「理論建構」在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位置,下列何者錯 誤? 
(A)社會工作者無暇發展實務研究,可直觀地運用經驗處遇 
(B)社會工作者必須向服務使用者與經費提供者負責 
(C)社會工作者必須能不斷改善服務品質 
(D)社會工作者有責任去參與專業理論的發展,以促進專業不斷進步

制度脈絡政策、法令、社會參考項目公認的實務基礎等在工作改變的壓力中學習實務的架構實務目標專業實務理論、實務發展的 ... 論述正式理論技術等透過實務重建正式專業的基礎圖2-12 建構社工實務:一個動力模型參考資料:修改自HealyK.(2005).


資料來源:

社會個案工作: 理論與實務

作者:曾麗娟, 莫藜藜, 顧美俐, 黃韻如, 張宏哲, 徐錦鋒





-


認知行為取向工作方法

認知行為取向(一)一、

行為學派行為主義治療主要是對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的一種反制,認為其理論與效果缺乏 ... 著重在當下、此時此刻; 
(三)不適應行為主要是學習的結果;
(四)運用具體定義與目標; 
(五)行為治療是依據科學方法進行。

資料來源:

圖解輔導原理與實務

 - 第 145 頁


社會工作理論之代表人物

留言